4月1日,为期四天的2023ITES深圳工业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幕,1300多家企业亮相本次展会。作为机器人...
世界上“最恶心”的职业:相扑选手的御用清洁师,年收入却能超过百万,高薪又清闲的工作谁都喜欢,可要是...
截至2023年4月4日收盘,ST三圣(002742)报收于4 67元,下跌5 08%,换手率2 75%,成交量11 33万手,成交额5347 73万元。
以下是三友联众在北京时间4月4日14:55分盘口异动快照:4月4日,三友联众盘中跌幅达5%,截至14点55分,报...
4月1日,为期四天的2023 ITES深圳工业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幕,1300多家企业亮相本次展会。作为机器人末端应用设备服务商,桥田智能携快换盘系列、工业连接器系列以及零点定位系统亮相了本次展会,受到了数百家客户的关注与青睐。
据悉,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,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%。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,因此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。当前,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正在加速落地,机器人作为柔性化生产的核心设备,正在加快实现“人换机器”的全面布局。
(相关资料图)
50%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,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主要拉动力
工业机器人的易用性、智能化及自动化优势,使其在工业制造业的应用中十分广泛,涵盖了搬运、焊接、切割、装配、打磨、喷涂等工艺环节。汽车制造业作为相对复杂的制造业工艺流程产业,是应用范畴最广、应用标准最高、应用成熟度最好的领域。在中国,50%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,其中50%以上为焊接机器人。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,2015-2022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年增长,2021-2022年增速十分迅猛。其中,2021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354.5万辆,同比增长159.5%;销量为352.1万辆,同比增长157.5%。2022年,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705.8万辆,同比增长96.9%;销量为688.7万辆,同比增长93.4%。受益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带动,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大幅提升,机器人安装量稳步增加。
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和流程包括电池前道工序的搅拌、涂布、辊压、切片、卷绕/叠片、焊接、干燥、组装、注液、化成分容及后段工序的分选、涂胶、焊接、拧紧、测试、整线规划、PACK设计高能量密度、安全管理、轻量化技术等十九大热点核心工艺。正因为工序的复杂和繁多,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应用。同时,由于生产线的效率要求,如何在切换不同工序时,保持连续性和高效性,这使得机器人末端应用设备成为关键的最后一公里。
作为机器人末端应用设备服务商,桥田智能在2022年的客户分布中,汽车领域客户超过50%聚焦在新能源汽车主机厂,应用工况包括点焊换搬运、塑料件焊接的高频信号、气路传输等。
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,核心部件正在加速国产化
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,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,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13亿美元,其中工业机器人为195亿美元,服务机器人为217亿美元,特种机器人为101亿美元,2017年-2022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4%。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机器人产品线,产品广泛覆盖工业、民用和国防三大重要领域。
当前,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窗口期,但由于国际品牌机器人具有先发优势,因此国产品牌正在全力追赶中。以本次2023深圳工业展为例,诸多国产品牌机器人厂商纷纷发力,发布具有技术壁垒和创新性的新产品。同时,受益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,机器人也正在向小型化、轻量化、柔性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迭代。比如机器人与机器人视觉、力觉、触觉等传感器的协同应用。
此外,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也正在加速国产化。过去由于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和技术壁垒问题,该细分领域的国产化比例一直不高。近几年,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,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比例逐年增长。
以桥田快换盘产品为例,自2016年公司成立发展至今,一直聚焦机器人末端细分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机遇。经过6年的积累和布局,目前已累计服务2500家制造业客户,并获得多个行业头部大客户的认可和持续性订单,包括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美的、中国航天、KUKA、ABB、FANUC、安川、宝钢等行业头部企业。
总结
在过去20年,中国一直作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关键下游环节,即利用劳动力人口红利、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,整合制造业的上下游供应链。但对于制造业中的核心设备,包括早期的PLC、CNC等核心工艺流程的控制设备等,都没有自主研发积累和控制,大多数高端设备依然依靠进口欧美品牌。
而制造强国的实现,不能简单的靠数字化及软件方式来实现,而是从底层硬件设备到核心工艺的全面掌握和控制。因此,机器人产业的国产化机遇是所有国产品牌的机遇和挑战,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国产品牌持续创新发力,大幅提升制造业环节中的国产化设备及核心部件的应用比例。
标签: